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31 阅读:7838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公开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编制。按照《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0年9月1日起至2021年8月31日止。

一、主要工作概述

2020-2021学年度,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部署和要求,树立“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主线,坚持“高度重视、责任到人、沟通梳理、主动推进”工作原则,全面、及时、准确地公开每项信息,切实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依法治校,推进作风转变,提高服务效能,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科学部署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将“信息公开工作”写入章程,并严格落实。一年来,学校进一步增强信息公开意识,自觉把信息公开工作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校内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对贯彻落实信息公开工作做出部署,以涉及本校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和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信息为主要方向,依据最新《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中的内容和要求,对信息公开的目录进行逐条更新,进一步明确公开范围,细化公开事项。

(二)智慧校园,拓展渠道

学校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多样、立体、有效地拓展信息公开的服务渠道和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让师生在信息化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获评江苏省智慧校园合格校的基础上,2021年通过五大亮点工程来扎实高效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性能数据中心机房升级改造工程,为全校计算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奠定了空间保障;无线网络改造工程,无感知快速上网体验;校园卡升级改造工程,仅持一张校园卡,即可实现身份识别、校园消费结算、生活服务等;综合行政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程,该项目从顶层设计综合行政管理一体化,多维度、全领域进行服务拓展,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大平台+微应用的建设思路,建设集行政管理、校务服务、校务公开、学生服务与管理等24个模块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管理、服务全程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和网上反馈,实现一网通办;门禁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工程,拓展门禁应用和门禁数据为管理增效。

(三)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坚持和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是我校贯彻实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校加强民主管理、促进依法治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不断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确保学校各项事务阳光操作、规范运行、严格监督。

一是深化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制定了《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常纺院内字〔2021〕2号);设立了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党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宣传部、工会、信息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制定信息公开有关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审议学校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检查各单位执行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组织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内部评议,提出考核意见。推进、监督学校内设机构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公开办公室。信息公开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负责处理学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对外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公开事项的咨询。具体职责包括:负责承办学校公开信息事宜;协调校内各单位管理、维护、更新本部门的公开信息;统一受理、协调处理和统一答复向学校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组织编制学校的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和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负责组织建设和统一管理学校信息公开网站;承担与学校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二是建立责任机制。将所列考核指标逐一细化对应部门,明确相关部门信息公开工作职责。学校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是本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职责:学校和各二级单位依法公开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学校信息,定期向师生员工通报全校、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学校对物资设备采购招标、基建工程招标等工作,依照公开透明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事前网上发布信息,事后网上公示接受监督;管理、协调、维护和更新本部门公开的信息;对本部门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指定专人负责网站公开信息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撰写本部门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总结;受理、答复学校师生员工提出的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信息公开申请,配合学校党政办公室受理、答复校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学校提出的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信息公开申请,如公开信息涉及其他部门或单位,应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确认,保证公开的信息准确一致;承担与本部门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责。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信息的主要内容

1.基本信息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简介及分工、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办学基本情况已作为常态化公开事项通过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学校通过校园网主动公开的信息通知公告380条,智慧校园平台校内公开的信息通知公告750条、发布校务摘要263条;通过OA办公系统学校发文327条,会议纪要58份,发布规章制度140条,编印发放《制度汇编》50册;每周一发布领导班子日程安排和一周会议安排。及时公开各部门一页纸报表及监督情况、议题督办、会议督办和工作任务进展等情况。学校注重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信息公开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本年度学校微信发布信息151条,官方微博1119条,校网主网新闻957篇。

2.招生考试信息公开。招生工作从计划制定、招生宣传、考生录取,全过程都按照省教育厅、省考试院的“六不准”要求严格执行,强化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利用招生网站随时公布招生信息,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及时更新招生信息和回答考生网上答疑。按要求公布不同批次招生章程、自主招生、注册入学等阶段录取名单均对外公示,网站设立了查询系统,供考生随时查询录取情况,网站咨询量达30万次,开通4001881251咨询热线,为学生答疑解惑。

3.财务及收费信息公开。主动公开相关财务信息,主要内容和范围包括:学校财务规章制度;教育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和投诉方式;年度教育经费的财务预算相关报告、财务决算报表和和科研经费使用信息等。一是公开财务规章制度。通过财务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形式发布相关制度及流程图,建立财务联络员机制、定期走访二级学院解答相关问题,进行财务新制度培训以及开设财务微课堂等方式,及时宣传解释财经政策,明确财务业务流程。二是公开收费项目及标准。及时进行收费备案制度,严格执行收费公示标准,并在财务处、新生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宿舍区等场所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将收费项目名称、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监督(投诉)电话等进行长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公开预决算信息。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公开年度财务决算、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和学校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报告,并及时主动在学校网站信息公开专栏中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预算绩效和绩效自评价。四是公开科研经费使用信息。为全校教职工开通财务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做好个人横向、纵向课题的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工作,实时了解经费使用进度。 

4.资产信息公开。一是公开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规章制度。开展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新制度的培训,及时宣传解释相关政策,明确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二是学校OA系统中,设置了项目采购方式审批、采购文件审核、小型安装项目验收、部门采购信息发布、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验收(领料)单、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调拨单、采购计划审核等流程。三是严格采购过程,体现“三公”原则,所有1万元及以上采购项目的采购公告、更正公告、成交公告等相关信息,都以学校主页为载体,及时发布,增强公开性。四是充分利用“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完成了固定资产的验收入库,优化了增量;完成了资源调配,盘活了存量;完成了资产处置,改进了配置方式。五是出台《2020年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召开2020年资产工作会议,指导各部门国有资产的清查、盘点,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院所有部门进行清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人事师资信息公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及时公布教职工培训、干部人事任免、人事招聘、人才引进、职称申报、岗位设置与聘用、推优评优、人才项目申报等有关人事工作的相关信息,全年公开信息135条。

6.教学质量和科研信息公开。通过教务信息系统,实现教师个人信息、教学信息、教学文件管理、学生考勤、网上选课、学生成绩查询、教师评(教)及公共信息的管理与共享。科研项目申报公开,自然科学课题、社会科学课题及人才托举等项目申报做到进行多渠道宣传。在学校OA系统、科研处网站进行公布,科研工作例会进行推广,保障了每一位老师均能及时有效获取申报信息。项目评审公开,科技处建立专家库从中抽取评审专家,开展评审工作。结果及时进行公示、上报,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服务分工公开,科技处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专项工作并进行信息公开,保证了项目申报、评审、执行的规范,提升了工作效率。

7.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公开。重视管理制度废改立释和公开,每学年修订印发《学生手册》,内含学籍管理办法、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违纪处分、申诉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度。学生处网站设立规章制度和通知公示专栏,用于公布各类规章制度、评优办法和结果公示、违纪处分条例和违纪处理结果等信息。各类评奖、评优、资助工作都能根据文件规定另发校内工作通知,严格规范程序、确保信息公开,全年无违规和投诉事件发生。学校资助工作在全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中连续多年获“优秀”;学校获“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典型”。学校与省招就中心共同建立智慧就业平台http://cztgi.91job.gov.cn/随时公布就业政策、就业活动和相关招聘信息,每年年底对外公布就业质量报告,公布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信息。

8.学风建设信息公开。学校制定了《学术诚信与信用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对各类科研项目和成果的申报评选、科研奖励申报、推荐及获奖情况等涉及全体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一律实行程序公开、结果公示制度,相关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及时通过校园网予以发布,切实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学风建设工作列入学生工作量化考核体系,各二级学院制定《学风建设方案》,建立健全二级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学风建设工作计划,严肃考风考纪,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9.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公开。积极拓展国(境)外合作,先后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举行了4次线上合作交流会议,与泰国格乐大学进行了线上云签约仪式,与英国巴斯斯巴大学、与俄中产业合作中心(俄罗斯)、马来西亚文化交流中心、泰国格乐大学、比利时达伽马欧洲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等机构(院校)达成了合作意向,为学校后疫情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申请并成功加入了一带一路国际艺术教育联盟,成为副理事长单位。成功入选“江苏德国高职教育合作联盟”。开展专业国际化认证标准建设,与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引进美国ESB创新创业国际认证,加快双创课程资源的标准建设。推进服装学院和机电学院 “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的建设规划和实施。完善出国(境)管理制度,出台了《关于教学科研人员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

(二)主动公开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信息公开内容,凡是常规性的,坚持定期公开;凡是阶段性的,坚持按阶段公开;凡是短期性的,坚持随时公开。

公开途径主要有:学校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OA办公系统及学校二级机构网站等网络平台;校刊、校报、文件、会议纪要、简报、学生手册、教师手册、统计报表等纸质资料;校园广播、咨询电话,官方QQ号、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贴吧等媒体;电子显示屏、信息公告栏、宣传橱窗等;全校教职工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执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中层干部邮箱、定期通报、教学工作例会、党务工作例会、班主任或辅导员会议、各类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会等会议形式;通知书、家长信、公开信、意见箱、监督电话、监督信箱等。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信息情况

2020-2021学年度学校未收到需受理或答复的师生和公众信息公开的申请。信息公开工作未发生收费情况、减免情况。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公开信息,规定了不予公开信息的范围,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按规定不予公开。

四、信息公开评议情况

学校师生对学校信息公开关注程度较高,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给予较好的支持和肯定,师生和社会公众对学校能及时地提供各种信息表示满意,评议良好。

五、学校信息公开举报情况

2020-2021学年度内,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监督小组没有收到相关投诉与举报材料。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治校、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需要常抓不懈。在扎实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过程中,我校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管理与制度建设仍需完善。尤其在信息公开属性的源头认定、审查、落实方面有待优化,对有些主动公开和不予公开信息、校内公开和公众公开信息的认定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公开运行机制仍需健全。主要表现在信息发布、更新、审查、回应等各环节的运转机制还需理顺,信息公开发布与审核的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亟需健全,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与评议较为薄弱。

下一阶段,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进一步深化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强化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深入学习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与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和文件,以信息公开工作的薄弱环节为切入点,加强与各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尤其是信息公开做的突出的高校,在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信息公开制度。以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为统领,规范、理顺信息工作各关键环节的工作流程,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优势协同合作,优化信息公开联络员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统一信息归口管理。不断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增强学校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的透明度,体现学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营造良好的办学生态。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无

 

附件:我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xls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二一年十月三十日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校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滆湖中路53号  邮编:2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