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8-09-28 阅读:8150

各二级学院、部、处: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学校党委、行政研究同意,下发至各部门,请各二级学院、部、处组织学习讨论,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执行。

 

附件: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中共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5月22日

附件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新常州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建设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充满活力的高职院的战略机遇期。学校“十三五”规划既要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做出贡献,又要为学校未来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使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新的办学职能,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等发展战略、相关政策和学校自身发展诉求编制,是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的发展成就

1.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在原有8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依托专业基础上,新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新增省重点专业(群)3个(含15个专业)、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专业6个。

——实行课程分类制,按建设水平对课程作分类管理和计酬。通过前期组织的全校性课程评估和建设,形成了3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课、19门省部级精品课程、79门校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体系;新增国家规划教材4本,立项建设教材6本、立项建设修订教材4本,省级精品教材7本,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第一批出版名单及立项建设教材4本。

——我校参与“政府主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自主申报的“基于‘生产业态’的高职艺术类共享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新增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个,二等奖2个。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95%以上,学校成为“锡常高校就业工作区域联盟”22所高校的两所牵头单位之一,就业工作经验和措施被教育部高校就业促进协会推荐参加“2012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成果展”;推进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每年重点扶持10个左右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一大批创业典型。

——持续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取得金奖,并在省赛中荣获特等奖。连续六年承办了常州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参加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组织奖。“十二五”期间,学生获得国家技能大赛最高奖11项,省级以上各类大赛获奖一百余项。

——形成了留学生教育项目1个,累计招收坦桑尼亚留学生33人,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合作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CIMA方向)并已开始首届招生。

2.科技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建成国家无纸动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功能纤维与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常州市新型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市包装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数字印染及创意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了9个校级研究所、6个校级科研团队、3个校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横向课题到账、纵向课题申报、专利授权、成果转让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等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纺织技术创新奖、常州市科技进步奖、武进区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坚持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协同,职业能力培养与继续升学结合。“十二五”期间,非全日制教育和“专接本”学生达到八千人左右;每年提供职业技能鉴定四千人次以上;年技术培训量达到一万六千人次左右;与十个省份的狱警系统合作开展《服装技术与管理》培训,该项目已成为学校对外辐射的品牌项目和亮丽名片。

——与晨风集团、永钢集团、昆山佰奥等企业合作实施了“厂中校”的建设,与红豆集团和瑞德集团等建立了红豆实训店、常纺-瑞德学院等“校中厂”项目,与多个乡镇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3.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师资总量稳步增长,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师资总数稳定在570人左右,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学位比例达50%以上,正高职称教师近5%,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达90%。“十二五”期间新增正高职称人员23人、副高职称52人,职称结构明显改善,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大幅度提高。

——高层次人才聚集成效初现,团队建设取得进展。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现有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333工程第三层次”4人,培养对象3人,省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17人,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访问学者个人3人,团队1个,培育校级教学团队10个,校级研究所9个,科技创新团队6个。

——师资国际化水平有所提高,整体素质登上新台阶。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支持教师出国培训与研修,着力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先后共选派了101人到国(境)外培训、访问、研修;学校制定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实训。加大校本培训以及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陪等项目培训力度,十二五期间,共选派420余名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人才工作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施行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的一系列刚性、柔性政策;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实现了特聘制、代理制、派遣制等聘用模式的多样性;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下企业制度、双师素质认定办法,积极选派教师访学、境外研修等;不断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使我校在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工作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础。

4.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学校完成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换届;制定了《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成为全省首批核准通过章程的学校之一;出台了《学术委员会章程》等系列文件,依照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公开公正的遴选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及各分委员会委员名单,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结构,推动二级管理。完善财务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加强审计工作;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两级教学管理机制;梳理和完善校内后勤保障体系管理制度,修订完善系(院)学生工作考核办法。强化绩效管理,成立效能监督办,明确责任、任务、结果的运用,增强绩效约束意识,提升工作效率。

——“十二五”期间获得了“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校”、“江苏省红十字会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节水型高校创建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等荣誉。

(二)现存主要问题

1.内部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管理体系、管理理念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达不到依法治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障碍需要进一步破除;岗位胜任力为重点的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迫在眉睫;管理信息化整体设计、运行机制和应用能力依然不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仍未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仍待完善;有利于调动分院积极性的两级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分院目标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投入产出效益亟待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与高水平高职院相比,专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差距较大;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严重不足,业内知名的专业带头人、高水平能工巧匠偏少;富有宽广视野、较高学术水平的博士、正高比例太低,具有海外名校背景、具有国内名校背景的教师依然短缺;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依然较弱;能进入同类专业排名十强的数量偏少;优秀人才流失现象略有抬头,师资结构性矛盾和人才断层问题比较突出。

3.产教深度融合亟待破题。校企协同育人的途径与方式还有待深入,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还有待继续加强;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还未取得成效;专业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需要进一步突破,培养与“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进一步突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健全,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形势

(一)新的历史机遇

国家实施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使我校发展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从“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依赖,全社会对高职教育将寄予更大的希望,要求高职院校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我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适应了国家战略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这将使学校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新的发展要求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产业升级转型,对我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必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主动适应“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需求,使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个专业,培养符合“互联网+”产业链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众人智、汇创客流、结创新果,在创业教育示范校和示范基地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是严肃的挑战。然而,我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的能力等方面都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更加主动地应对挑战,把握发展趋势,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深化改革,以更好地服务产业升级转型。

(三)新的建设任务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对我校提出了新的建设任务。苏南创建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进程使区域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职教育要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为此,学校应当继续坚持立足常州、面向社会,服务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办学定位,站在新的高度,把握新的形势,科学谋划和正确应对,主动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通过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联合培养、内部治理行动计划、试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重大建设项目,在苏南加快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四)新的改革契机

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国家反复强调了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就业创业是办学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这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优质高职教育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校来说,既是新一轮改革的契机,又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要求。

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时期,学校的战略选择是:

——更加注重学校的社会责任,更加注重对接地方发展,更加注重适应新常态,服务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更加注重学生的充分发展,更加注重教师专业成长,更加注重管理人员成长,服务人的充分发展;

——更加重视教育教学创新,更加重视管理水平提升,更加注重合作和协同育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加注重技术技能积累、传承与创新,更加注重促进就业、创业,进一步调整和拓展办学职能。

三、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突出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充满活力的优质高职院。

(二)发展思路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提高水平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育教学创新为核心,以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动力,进一步提高质量、丰富内涵、彰显特色,加快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围绕培养能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把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坚持特色发展。坚持把特色发展作为内涵建设的基本策略,主动融入社会发展,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探索高水平应用技术院校的建设之路,既要在可比办学指标上进位争先,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坚持重点突破。实施并持续进行重点支持计划,在造就专业领军人物和集聚专业团队、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专业技术技能积累、建设优势专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坚持合作发展。坚持把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校校合作、区域合作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丰富合作办学内涵,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办学体系,培养学生具备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打造学校教育特色品牌。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治理现代化为保障,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战略目标

立足常州,面向社会,服务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以深化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为引领,以专业化教师队伍、高水平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基地、智慧校园、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外合作办学与交流项目、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特色文化等建设项目为重点,以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能力建设和自主品牌建设为依托,通过五年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业界领先、全国一流、充满活力、国际有重要影响的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为地方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能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创业学院,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十三五”期间,在校生规模保持稳定,全日制学生数控制在10000人以内;扩大职业培训规模,继续教育学生保持在全日制在校生数的1.2倍以上;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学生发展诉求和学校自身条件,分专业类优化层次结构;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在6%以上。

——专业建设。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主题,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构建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强化纺织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特色,重点发展时尚设计、创意设计、装备制造类,协调发展其他专业。到“十三五”末,专业总数控制在45个以内,现有品牌特色专业在排名位数上有一定幅度提升,其他专业力争省内专业排名提升,新增国家骨干专业1-2个,完成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课程和教学改革要有重大突破,社区课程开出60门以上。

——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与学校进位争先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到“十三五”末,专任教师规模保持在480人左右,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比例均达到10%,骨干教师全面具备企业实践、境外研修经历;高水平技术技能大师及团队10个以上;行业领军人才引进取得突破。

——科技与社会服务。探索专业、学科、技术协调发展之路,增强承担研究项目的能力,提高专业的技术技能积累能力,着力解决低水平重复问题。加强与区域特色、区域需求的对接与融合,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3个,重点建设开放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8-10个,重点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以上,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数、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项数、争取校外经费、SCI、EI、ISSHP、SSCI、CSCD和CSSCI收录论文数年均增长15%;培训企业职工1.5万人次;建成职工继续教育品牌院校。

——合作办学。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校校合作、区域合作,提升交流与合作的层次,拓宽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丰富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十三五”期间,状态数据中校企合作的12个子项指标均有提升,在校学历留学生总规模突破150人,在校学生赴国外院校攻读学位和交流访问达到200人次,专任教师赴国外院校攻读学位、交流访问达到150人次。新增国(境)外合作学校10所。建成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100个稳定高效依托型实训基地,300个稳定紧密合作型、上千个动态遴选型校外实训基地,校企深度融合水平、国际国内大企业数量明显提升;建设省级以上产教联盟3-5个;累计建成高质量混合所有制学院、行业学院、企业学院6-8个。

——内部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以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为抓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存量资源配置,做好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两级管理体制,促进管理重心下移,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就业创业的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党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新增2个左右省级以上文明窗口单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数据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校园基础设施与学习、生活环境,协调学校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十三五”期间,在职人员总收入逐年递增。

四、发展任务

(一)创新创业提升工程

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创业学院建设为着力点,突破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建立创业学院,突破创新创业教育瓶颈

——结合创业示范校和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教训,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开展创业学院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创业学院建设,完善培养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把建设创业学院作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灵活学制、优化方式,全面提升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

——制定创业学院人才培养培训方案。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和办学条件,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相衔接,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在完成一年半到二年学习后,转入创业学院集中学习培养。

2.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健全创业教育机制

——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创业学院学分可以替代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学分,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可以替换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将创业实践与创业项目作为学生考核、评价重要绩点,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

——认真落实学分制改革中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的规定;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实施创业导师培育行动,开展创业导师与创业学生对接活动,加强校企互动拓宽创业视野,注重创新成果孵化与积累,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创业项目等计入教师考核相应工作量。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利用各种资源建设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扩大专业覆盖面和学生受益面;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开发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争取进入省级及以上相关立项。

——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完善“创业银行”贷款的审批、发放、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以保证“创业银行”的良性运转。

(二)人才培养提升工程

深入贯彻《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悉尼协议框架的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产业对接

——优化专业结构,严格新专业设置。按照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紧密对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按照重点培育、稳定发展、优化调整等三种类型进行总量及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推进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相关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现代服务业亟需人才培养,加快满足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人才需求。鼓励纺织服装类、公共事业类扩大社会培训功能。不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设计多样化的学制路径,实现大部分专业各学段“纵向贯通”,主要专业群均有4+0、3+2等联合本科试点,积极探索工程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加强行业企业的指导和参与,主要专业类别均要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横向融合”。作为专业结构优化的保证措施之一,将对二级教学组织进行适度调整。

——坚持典型引路,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以创建国家骨干专业和现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积极探索专业的国际认证,按照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思路,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的示范作用,推动发展急需的专业建设,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形成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专业总体布局,形成以骨干、品牌、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优势专业群。

2.进一步增进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级

——深化校企合作发展,加强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积极进行技术技能积累,努力建设区域内技术技能积累重要资源集聚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需要,于2018年底前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3个,构建创新发展的平台,推进技术的交流融合与集成创新;与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合作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以上,校企共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形成常州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集聚地;校企共建宗匠学坊;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设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扩大不同层次现代学徒制试点范围,校企共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学院、企业学院、行业学院6-8个,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促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3.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

——实施教学创新行动计划,按照“稳定一批、优化一批、探索一批”的思路,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重点培育100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力争建设200门优质课程数字资源库,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空间和专业选择的自由度;继续推进课程标准建设,推行“核心课程责任制”;逐步完善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职业行为为依据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类、身心健康类、审美与人文类、就业与创业类、通用技能类等构成的系列通识课程,以模块式、组合型、进阶式、项目引导式、任务驱动式等课程形式开发的实践教学课程,优化学校课程资源。

——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创新信息化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针对相对复杂或具有危险性的教学,争取引进或自主开发相应的仿真教学软件,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大幅增加实践教学经费,“十三五”期间用于实践教学条件改善和设备购置的费用不少于8000万元。

4.进一步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以学生充分发展为出发点,进一步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遴选新一轮试点专业,逐步向其他专业延伸,实施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行小班制、工作坊制、“大班授课,小班指导”、“讲座+指导”等教学组织模式;创造更好条件,加强现代学徒制为重点的实训基地建设;集聚有利于学生充分发展的要素与资源,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建立校企、校地、校所、校校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推进专业群跨专业课程选修和学分互认,开设跨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分院、跨专业、跨职业交叉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专业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并符合办学定位的新专业的建设,拓宽学校人才培养口径,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急需人才。

——进一步改革学生培养管理体制,满足学生个性化成才需求。深化学分制改革,切实尊重教学规律,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成才需求,推进教学、科研、就业、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普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激励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发展。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建立互接式通道。

——大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大力支持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相关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一体化;重视学生德育、美育,培养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与校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技能大师之间创造更加频繁、更为直接的交流机会;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发挥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传递正能量的实践育人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加强德育工作。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思政课教师高级职称比例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把德育融入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课程标准,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国防教育;大力支持关工委开展工作,努力形成做好职业院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

——加强体育工作。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制订和实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培训渠道,每三年进行一轮培训,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待遇,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纳入教学工作量;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管理,切实保证使用安全,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加强美育工作。以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为美育工作主体,艺术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教育并重,将艺术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强化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办学特色;在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选课;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探索面向中小学开展建立培养美育教师的新机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共卫生教育。高度重视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充分利用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序列。开展公共卫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5.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专业建设品质

——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对话,探索对发展中国家开展援助的渠道,争取搭建实质性师生国际联合培养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赴海外交流。探索海外合作与交流稳定的、可持续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积极组织面向发达国家开展交流活动,进行跨文化、跨国界合作,扩大课程的开放性、融合性和国际性。

——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际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建立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制度,促进人才培养与执业资格相衔接,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选择类型相同、专业相近的国(境)外高水平院校联合开发课程,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建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在品牌特色专业内形成10个国际合作项目,每个分院都能形成一个实质性专业合作项目;围绕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和多元发展需要,加大与国外院校学生交流的力度,同时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国际交换生、短期留学培训、课程和学分互认等项目吸引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

——利用学校优势专业的教学资源,抓住纺织服装大型骨干企业产业转移、对外投资的机会,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加强与大型龙头企业在国外项目的合作,服务“走出去”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配合“走出去”企业,特别是常州市与坦桑尼亚经济特区合作项目,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积极争取国外办学,为周边国家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亟需的纺织服装类技术技能人才;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人员、资源双向流动。

6.进一步加强招生就业工作,确保办学进口旺出口畅

——稳定招生规模。贴近当前苏南地区产业转型、调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对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步调整专业规模结构,较大规模增加对口单招招生比例,保持创意类、经贸类、机电类学生规模稳定,主动适应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和“十三五”期间生源大幅下降的客观形势。

——实施“生源行动计划”,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通过开办暑期夏令营、设立奖学金等举措稳定规模,争取提升生源质量;重点转向面向中职校的校校合作,改变生源结构;加快推进自主招生、注册入学改革;继续开展诚信招生承诺活动,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

——实施“精准就业推送服务行动计划”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不断丰富精准对接服务内容,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精准岗位信息推送,做到精准帮扶,帮助学生就业创业;加强就业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加强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提高职业指导课程实效,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和升学服务,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实现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强,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高。

7.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教学环节控制点管理,健全顾客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模式,着力解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推行教学岗位责任制和任课教师专业化,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促进教师充分发展;强化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重大教学决策、宏观调控等方面的指导咨询功能。

——实施教学标准落地活动、实习管理规范活动、学籍信息核查活动。严格教学管理,杜绝课程设置随意性和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合格评估、保障性评估和发展性评估,提高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作用,把学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作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注重电子信息的核查,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杜绝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

——继续完善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自主研究与第三方支持相结合,加强对报告撰写质量和发布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加强状态数据采集的规范化,逐步提高质量报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读性。

(三)师资质量提升工程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建设

——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为师资队伍建设总目标,构建“重点突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坚持“倾斜教学、倾斜专业、存量稳定、增量优化”,依据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合理确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构成,逐步合理调整专业技术结构;以现有省级及以上品牌特色专业、骨干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双师化(基本)、企业化(结构)、品牌化(层次)、专业化(素质)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通过上岗实习、在岗培养、企业服务、师资培训,国外进修等措施,建立起有思想、有能力、有作为的专业教学团队,带动其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创新管理机制,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切实加强优秀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使教师发展充满活力。

——实施职业分类指导,促进教师个体充分发展。整合教师发展中心、督导、质控、教科研资源,形成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促进各类教师的发展;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积极帮助教师三术(教术、技术、学术)提高,积极支持和帮助教师晋升职称;引导支持教师参加微课竞赛等,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继续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制订反映自身发展水平、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推动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教授、副教授每学期至少讲授一门课程,全面推行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使教师发展充满动力。

——立足高端引领,优化结构,坚持以用为本、急需优先,重点人才重点支持,特殊人才特殊培养。实施领军人物支持行动,通过培养和引进,重点支持10名左右领军人物,使之成为业内具有较广泛影响的专家、专业技术研究群体主要成员等;鼓励和支持师生发展衍生企业,促进教育教学深度变革,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实施研究团队建设行动。结合专业和平台(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支持15个左右的研究方向建设,在保证每个分院至少有一个研究方向得到支持的基础上,强化重点,提高各研究团队持续、稳定地从事高水平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实施博士教授引进行动。扩大遴选优秀人才的视野,探索多元的聘用方式及薪酬发放形式,引进和培养50名以上中青年博士、教授、技能大师,“十三五”末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实施青年拔尖教师培育行动。根据教学科研工作发展需要,重点培育50名左右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实现青蓝工程新的突破,使教师队伍充满实力。

2.进一步加强管理队伍能力建设

——明确能力要求。按照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标准和工作要求,围绕学校发展、育人文化、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内部管理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和不同管理岗位特点,细化校级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等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

——加强培养培训。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要求为依据,科学制订各类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方案,完成一轮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搭建学习平台,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做到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在职学习与脱产进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

——强化激励保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聘用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人员进修、学习、深造的机会,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对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实施10-5级职员制,形成有利于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岗位竞聘上岗,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培养培训、收入分配等结合起来,强化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

3.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按师生比1:200配备符合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辅导员。

——加强辅导员基层实践锻炼,完善辅导员选拔使用和培养锻炼机制;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新进辅导员从参加过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的优秀人才中选拔;鼓励和引导辅导员自觉参与基层实践锻炼,重点选派没有基层服务经验的辅导员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和援藏援疆援青等工作;研究制订加强辅导员基层实践锻炼的工作方案,将基层实践锻炼作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培养后备干部的有效手段;保证经费投入,保证派出人员享受相关待遇,在工作考核、职称、职务晋升中重点考虑参加过基层实践锻炼的辅导员。 

(四)科技服务提升工程

1.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按照“联合、开放、流动、竞争、择优”的原则,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加强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支持相关研究工作目标管理,动态评估,反馈调整,持续改进,全面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优势,大力支持现有省级、市级科研平台建设,丰富内涵,提升水平。

——选择有限目标,组织优势力量,重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3个,重点建设开放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8-10个,重点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以上;强化校内定期评估环节,切实加强现有基地建设,形成促进科研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

2.加大高水平成果培育力度

——主动适应区域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布局,有针对性地根据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需要,统筹协调全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有组织地推动跨分院联合协作,提升争取重大项目的能力;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成果培育作用,重点支持技术技能创新性研究和技术技能积累、传承和创新研究,加大对青年骨干的支持力度,营造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争取和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强合作,支持广大师生发明高价值的专利项目;加强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的凝练和集成,坚持对重大、重点项目实施全程的成果跟踪管理服务;加强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集成的校内统筹,打破专业界限和分院壁垒,组织跨专业、跨分院科研成果的凝练和集成,鼓励联合申报,突出整体优势,提高科研立项和获奖层次。

——完善激励机制,改善科研环境,扩大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确保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数、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项数、争取校外科研经费、SCI、EI、ISSHP、SSCI、CSCD和CSSCI收录论文数年均增长15%。

——鼓励支持校内教科研团队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要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完善校内教科研成果奖励和推广应用机制。

3.加强区域合作,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融入苏南发展,探索专业、学科、技术协调发展之路,坚持专业发展与产业对接,专业建设与行业对接,形成专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机衔接,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增强学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参与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承担应用研究项目的能力,切实提高专业的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提升人文社会学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五)校企合作提升工程

1.校企合作行动

——引进行业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继续探索并完善校企共建共育的“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既使人才培养得到企业、行业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和在资金、设备、场地及技术方面有力的支持,又使教师始终站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前沿。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积极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联合培养,落实“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

——增强市场意识和服务能力,发挥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企业技术技能积累、服务职工职业生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为宗旨,为企业职工提供继续教育服务支持;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高度重视为小微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积极开展面向前沿的高端研修培训,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学习型企业建设,促进课程资源融通共享,鼓励专业课教师同时成为企业培训师,促进先进技术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实现产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环节的融合。

2.加大继续教育与社会服务力度

——面向行业企业持续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全面促进学校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到2020年,开展职工继续教育人次绝对数达全日制在校生数的1.2倍以上,成为行业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创建职工继续教育品牌职业院校,为加强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以在职学习为主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历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培训项目,采用送教进企、引训入校等多种途径,为行业企业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立足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服务;积极承接行业企业委托的班组长、农民工、复转军人、女职工等特定群体的专项培训;高度重视为小微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立研修制度,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项目引进等,培养培训企业亟需领域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参与学习型企业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知识讲座、课程资源开发、技术辅导等服务,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大学等企业内设培训机构的建设。“十三五”期间,所有专业都要与企业车间、班组结对子,建立校企合作的学习团队;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虚拟大学或虚拟学习社区。

——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共建企业大学、培训中心,共建兼具生产和教学功能的实训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促进先进技术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实现产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环节的融合,成为企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认真研究教育培训市场规律,系统分析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对岗位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以及职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校内资源统筹、整合力度;根据企业需求,以相关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课程资源为基础,提供职工继续教育课程资源订制服务,促进两套课程资源的融通互促;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承担培训任务,认可相关工作量;整合优质资源与专业服务,面向企业职工开设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和在线培训项目;实施职工继续教育品牌创建。

——加强校校合作交流,争取学习成果管理网络平台建设,努力开展学习成果转换服务。积极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多样化职业继续教育,为所有劳动者终身学习提供机会;加强与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活动,建立和社区教育机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联合创建社区教育示范点(区)。

(六)综合治理工程

1.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保证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执行权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明确决策内容,健全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

——推进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优化学术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两级学术委员会建设,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边界与权责,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咨询作用;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功能建设,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离退休教职工和群众团体的作用,积极推进校务、院务公开,保障师生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师生的申诉权;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离任审计制,将学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

——积极探索分院建设。完成二级教学组织改分院工作,完善分院院长遴选方式,探索以分院为管理重心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二级教学组织权力,推进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扩大基层学术组织自治范围,推动二级教学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进行导师制+辅导员制的一体化育人机制试点;加强对二级教学组织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估;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试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长远发展注入内部动力。

——章程贯彻落实活动。健全执行机制,完善章程配套制度,以章程为准则,全面清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文件,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制度体系;切实发挥章程的作用,由学校办公室牵头负责监督章程的执行,出台重大改革发展决策、制度规范,要依法、依章程实施合法性审查;认真落实“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开展专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推进职能部门机构的边际调整,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完善管理服务流程和规则,促进工作简化和业务创新,加强行政职能部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改进业务能力与服务态度,建立职能部门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的模式。

2.推进文化建设,创建校园文化品牌

——培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把创新创业文化特别是创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氛围和环境。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多方面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加大创新创业精神宣传,发掘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弘扬创新创业正能量,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

——凝炼学校核心文化。加强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根据学校简写的变化,征集建立新的标识系统,完成体现办学特色的校歌,结合校训等核心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并通过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熏陶、引领和激励作用。

——精选优秀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加强技术技能文化积累,大力推进职业伦理教育,深入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开展劳模、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进学校活动,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等系列主题活动,促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创新德育实现形式,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升国旗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校园文化品牌。广泛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珍爱生命、防范风险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促进守规、节俭、整洁、环保等优良习惯的养成,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强化供给服务,保障学校事业发展

――提升后勤保障能力。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理念,提高后勤管理、服务、保障质量,加强对后勤服务的监督管理,建立一支能力强、效率高、精通业务的专业化后勤监管队伍。完善内控制度和措施落实,切实形成机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后勤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完成生产型实训车间、青年教师公寓等建设工程项目,统筹规划好校舍维修工作;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和后勤保障重点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等管理工作;推进食堂规范化管理,为师生提供价格合理和安全卫生的食品;优化校园环境,完成校园景观优化升级改造工作;进一步做好师生的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和爱国卫生工作。

——加强智慧化校园建设。加快智慧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建设数据集中、系统集成的应用环境,实现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等各类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交换的规范化;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升级和维护,实现网络教学平台的整合,加强网络课程、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数字资源的教学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院校师生员工的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再造管理流程,提升校园文化生活品质,拓展对外服务的范围,引领学校现代化发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提升财经管理效益。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强化学校宏观调控的同时,尝试权责相匹配的财权下放,完善和落实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系;提升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助力学校建设与发展;逐步建立以任务需求和建设效益为导向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预算管理体制,通过预算绩效考核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权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专项资金的过程控制,防止和杜绝虚报虚列、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提高经费筹措能力与财务管理水平,争取获得更多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尤其是专项拨款的支持;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重视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分院通过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增强发展建设的“造血”功能。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定标使用、超标收费、分级负责、效益评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加强对学校品牌和无形资产的保护;加强公用房和仪器设备管理,分摊公用设施的运行成本,建立有偿使用的成本分担机制;优先盘活因学生数变化大的二级组织占用的资源。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德建设,重点围绕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整洁优美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开展覆盖全体的安全教育,每年组织安全演练。

——规范档案管理活动。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认真规范学校档案工作,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定期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4.加强党的领导,凝聚思想立德树人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学校实际,深化学习内容,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立德树人上来;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促进青年教师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落实到教材课堂头脑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改进评价制度,健全学生诚信档案,加强考试招生违规违纪查处工作,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为统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力以赴争学校事业发展之先、党建创新之先;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加大在师生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加强作风建设。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多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认真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把有限资源用于人才培养和服务师生员工,建立绩效考核和作风评议长效机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积极推进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认真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开展制度建设廉洁性评估,探索实施效能监察,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把握方向、谋划发展的能力;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执行力;加大对民主党派干部的培养和推荐力度,不断增强整体合力;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和教师在外挂职的途径,探索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岗位面向国内外招聘,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领导干部问责力度,建立健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责任制。

——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汇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大正能量。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群团组织团结动员群众围绕中心任务建功立业;群团组织要紧紧结合自身职责,深入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等活动,动员群众立足岗位创新创业创优,积极开展知识技能培训,促进能力素质提高;支持群团组织加强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工作,支持群团组织在社会主义民主中发挥作用,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加大对群团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加强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五、实施保障

(一)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本规划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校行政统一组织编制,经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学术委员会论证,院长办公会、教代会审议,由党委讨论通过后批准实施。学校成立“十三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总体规划的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明确规划实施的专门负责人,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将规划任务逐年分解,创造性地予以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共同维护本规划的权威性。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以学校规划纲要为统领、专项规划与分院规划为骨干,两级规划相互结合、统一衔接的规划工作体系。各职能部门应精心编制规划纲要实施意见,防止政策部门化。切实加强分规划编制工作,分规划要体现“一盘棋”的理念和自身特色。

——加强宣传发动。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十三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的认同感,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二)资源配置

——创新资源分配机制。按照学校章程成立财务工作委员会和资产工作委员会,以规划目标为导向,统筹考虑学校生均拨款经费、专项建设经费及其他经费。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型、分阶段、分项目统筹考虑资源配置,优先保证人才培养建设任务的需要和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避免先定事业、后配资源而又无资源可配的被动局面发生。

——提高分院资源分配自主权。盘活存量资源,提高资源配置与管理的灵活性,给予分院相应的资源自主分配权和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薪酬考核、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相应的自主权。

——科学论证、评审、编制专项经费预算。根据“条块结合、分类指导、重点保证、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分配专项建设经费,重点保证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必要的支撑条件建设、已有和拟建的重点专业和研究基地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师资梯队建设、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专项经费投入的受益面,确保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业均有适度投入。

(三)评估检查

——指标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行政效力,由学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二级学院,并纳入到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将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评估检查。学校在“十三五”中期和末期,分别组织规划实施情况专项评估检查,并公布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是单位和单位负责人考核的重要依据。

——规划修订。需修订本规划时,由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提出修订意见,报请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学校党委会批准。

 

附件:1.“十三五”规划重大任务一览表

            2.子规划目录

附件1

 

“十三五”规划重大任务一览表

 

任务

项目序号

项目名称或内容

时间进度

一、创新创业提升工程

XM-1

建立创业学院

2016-2017

XM-2

创新创业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3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

2016-2018

二、人才培养提升工程

XM-4

品牌专业建设

2016-2020,持续

XM-5

国家骨干专业创建

2016-2018

XM-6

学生发展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7

教学创新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8

优质生源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9

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6-2018

XM-10

精准就业推送服务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11

宗匠学坊

2017-2019

XM-12

在线课程建设

2016-2020,持续

XM-13

国际合作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14

专业建设绩效评估

2017-2020

三、师资质量提升工程

XM-15

卓越人才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16

师资队伍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17

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18

辅导员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四、科技服务提升工程

XM-19

科技服务提升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XM-20

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16-2018

五、校企合作提升工程

XM-21

校企合作行动计划

2016-2020,持续

六、内部治理与综合改革工程

XM-22

专项治理行动

2016-2017

XM-23

章程贯彻落实行动

2016-2017

XM-24

智慧校园建设行动

2016-2020,持续

XM-25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

2016-2017

附件2

 

子规划目录

 

1.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规划

3.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科技工作规划

4.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就业创业规划

5.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社会服务规划

6.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文化建设规划

7.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资源保障规划

8.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国际化战略规划

9.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10.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资产经营发展规划

11.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12.分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注:以上子规划另发。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校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滆湖中路53号  邮编:213164